「我沒有做品牌的資本,只好參展,」出身弱勢家庭的古又文說,他從17歲決定要做設計,先從國內參展開始,得到賞識卻有限,「所以我就走出去!」
做為首位獲得美國最大國際服裝競賽Gen Art前衛時尚獎的台灣人,古又文笑著指著他的得獎作品「Emotional Sculpture」系列說,這個系列第一件作品是在輔大織品研究所碩士班第一年的學期作品,只有單邊的針織褲管,當時讓許多老師投以懷疑眼光:「你在幹嘛?」唯有他的指導老師鼓勵他繼續走下去,直到2007年他參加香港時裝周,「才發現國際市場很大,那件在台灣被覺得怪、覺得昂貴的衣服,最後是用3倍價錢賣給日本人!」
古又文直言,時尚人才在台灣很容易被斷裂的產業鏈消耗殆盡,政府應鼓勵人才向外發展。他舉日本為例,70年代靠著川久保玲、三宅一生等3大設計師,集體勇闖巴黎參展,引爆日本「黑色核爆」後,也順道帶出日本新一代設計師風潮。
出身服裝設計的學學文創志業董事長徐莉玲心有同感,台灣的服裝工業在80年代因為有高關稅保護,加上媒體重視,曾有過輝煌歲月;但進入90年代,關稅下降,紡織業跟著走下坡,曾任中興百貨總經理的她,曾經透過夾單、下單,用10年時間培養一些設計師。
但到今日,台灣紡織業幾乎全部外移,當設計師做設計時,還有誰幫忙打版、製造?即使留在台灣老一輩的紡織廠,也未必懂得跟年輕設計師溝通,不像日本設計師Issey Miyake背後有3家紡織廠提供他創新材料,台灣長期做代工的惡性循環,使整體產業面臨失落危機。
雖然參展不失為一個揚名國際的機會,但現在對台灣設計師而言難度更高,因為許多國家用政府在背後撐腰,好比韓國有組織、預算地推出「米蘭計畫」,香港的「設計營商周」也提供補助,每年選定一個夥伴國家,推動設計與商界緊密互惠,鼓勵商界發掘優良設計及創新思維,幫助本國設計師走上國際舞台。
古又文便是繞道香港參展,切入國際市場。他認為,台灣的服裝設計扎實,只要加上創意就很厲害,但不一定要強調台灣特色,例如他受普普藝術家Oldenburg啟發製作了得獎作品「Emotional Sculpture」系列,另方面,取自中國書法、水墨畫的靈感設計泳衣,獲得中國浩沙盃泳裝大賽,經創新後,二月將在高雄漢字節展出。
自認靠「作品」才能生存至今的古又文認為,參展是讓外界認識新設計師的途徑,但真要躍上國際時尚舞台是一條長路,最重要的關鍵就是「堅持」2個字。
留言列表